微信掃一掃
根據國家文物局發布的數據,2023年全國博物館接待觀眾12.9億人次,創歷史新高。
我們對于博物館的興趣與熱情,或許超過以往任何一個時代。
為什么越來越多人愛上博物館?有個高點贊回答這樣說:
「時間太久,距離太遠,我太渺小,又想用盡全力去感知和熱愛。」
終生都在研究中國文化的劍橋教授馬丁尤其感慨:
「我最羨慕中國人,他們的文物完整串聯起了上萬年的文明。」
對于中國最值得探索的十大博物館,你當然值得親自體驗,沉入其中,去感受展品背后蘊藏的故事。
本篇文章,就讓我們先浮光掠影,去觸摸那個朝代的風起云涌,揭開一段塵封的歷史。
每個博物館都是民族文化的寶庫
每件文物的生命軌跡都令人嘆服
▼
中國國家博物館簡稱國博,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東側,是世界單體建筑面積最大的博物館。曾位居全球最受歡迎博物館榜單第二名,僅次于法國盧浮宮。
國博由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革命博物館合并而來,作為國家最高水準,具有文明傳統和時代特色的綜合博物館,國博歷經半個世紀,早已成為國家文化坐標。
國博以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為主線,集收藏、展覽、研究、考古、教育和文化交流于一體。藏品140余萬件,涵蓋古代和近現代文物、古籍善本、藝術等多門類。
其中鎮館之寶有:
新石器時代的葬具「彩繪鸛魚石斧圖陶缸」,被國務院確定為64件不可出國展出的珍貴文物之首。還有仰韶文化代表作、遠古時期雕塑藝術珍品「陶鷹鼎」:
而商朝后期的青銅重器「后母戊鼎」,則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、最重的青銅禮器,甚至享有「鎮國之寶」的美譽。
而西漢青銅器中的精品「錯金銀云紋青銅犀尊」,則通體飾細如游絲的錯金銀云紋,造型傳神、精美華麗、熠熠生輝。
明萬歷孝端皇后的鳳冠以絲帛制成,飾以九龍九鳳,似金龍奔騰翠云之上,翠鳳翱翔珠寶花叢之中,金翠交輝,富麗堂皇。
還有被譽為十大傳世國寶之一,臻于極致的商周青銅器巔峰之作「四羊方尊」:
更有西周早期的青銅器「利簋」,又名「武王征商簋」。器內底鑄銘文記載了甲子日「武王伐紂」這一重大歷史事件。
而東晉精致擺件「青瓷羊形燭臺」,褐色點彩的裝飾技法打破青釉的單一色調,在瓷器裝飾藝術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。
新石器時代后期紅山文化代表作「玉龍」以墨綠色鈾巖玉雕琢而成;而唐代「三彩釉陶載樂駱駝」造型則代表了唐三彩的最高水平。
元代山水畫家黃公望的名作「溪山雨意圖卷」對后世中國繪畫有重大影響:
景德鎮御窯為圓明園「海晏堂」所燒制的陳設品「霽青釉金彩海晏河清尊」,制作精美,是乾隆時期粉彩瓷器的巔峰之作,更因圓明園的損毀,而彌足珍貴。
故宮博物院不僅精心保管了明清遺留的皇家宮殿和舊藏珍寶,還形成古書畫、古器物、宮廷文物、書籍檔案等領域蔚成系列、總數186萬余件的珍貴館藏。
故宮書畫代表作:北宋張擇端《清明上河圖》,以精致的工筆記錄了北宋末葉首都汴京汴河兩岸的建筑和民生。
西晉陸機《平復帖》卷,是陸機向朋友問候疾病的書札,既是故宮法帖的代表作,也是目前存世最早的名人墨跡。
織繡之寶——沈子蕃緙絲《梅鵲圖》軸,作為絲織工藝中最為高貴的品種,以其貴重而漸為皇家所壟斷。
陶瓷之寶「郎窯紅釉穿帶直口瓶」燒制極為困難,數百窯亦難燒成一件。
鐘表之寶「彩漆描金樓閣式自開門群仙祝壽御制鐘」,內設7套機械系統,分別控制走時報時、活動裝置等,技術水準極高。
而宮廷之寶「乾隆金甌永固杯」,則以黃金、珍珠、寶石等珍貴材料精工細作,一直被清代皇帝視為最珍貴的祖傳法寶。
琺瑯之寶「掐絲琺瑯纏枝蓮紋象耳爐」,其釉質瑩潤,部分釉質呈玻璃般的透明狀,琺瑯色澤渾厚諧調,富麗典雅。
元代漆雕大家張成造款的「剔紅梔子花紋圓盤」內外均雕云紋。晶瑩照人,刻工圓潤,為故宮漆器的代表之作。
最為重要的故宮青銅器代表之作,商早期至春秋戰國時期的盛酒器「亞酗方樽」;
Shannxi History Museum
陜西歷史博物館于1991年6月20日開放,是改革開放后建成的首座現代化國家級博物館。同時也是西北地區唯一一座,央地共建的國家級重點博物館。
博物館館藏文物170余萬件(組),上起遠古人類的簡單石器,下至當代社會生活的各類見證,跨度長達一百多萬年,不僅數量多種類全,且品位高價值廣。
琳瑯滿目的藏品中,尤以典雅莊重、見證禮樂文明的商周青銅器;千姿百態、展現多彩生活的歷代陶俑;精美絕倫、重現盛世氣象的漢唐金銀器;以及舉世無雙、獨步天下的唐墓壁畫最富特色。
基本陳列「陜西古代文明」精準詮釋了「以周秦漢唐四朝文明定鼎天下」的中國代文明,在文博愛好者中享有極高的聲譽,也是全國最受歡迎的博物館之一。
鎮館之寶有:西漢時期的彩繪雁魚銅燈,燈盤燈罩能轉動開合,可以調節明暗度和方向。精美的「鎏金銀竹節銅熏爐」,作為目前唯一一件,堪稱鎮館之寶。
唐代唯一的俏色玉雕「鑲金獸首瑪瑙杯」,也是唐代玉器做工最精湛的一件。
唯一證明唐玄宗生日宴上舞馬銜杯祝壽的實物資料——鎏金舞馬銜杯紋銀壺。
唐代銀罐中最大氣精美的「銀器鸚鵡紋提梁銀罐」,以及代表盛唐北方金銀器制作最高成就的「鴛鴦蓮瓣紋金碗。」
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垂簾聽政的女子「呂雉」的皇后之璽;盛唐代表作唐三彩載樂駝、以及耀瓷瑰寶「青釉提梁倒灌壺」。集靈氣、霸氣、美艷于一身,巧奪天工。
上海博物館建于1952年,館藏文物102余萬件,珍貴文物14.4余萬件,文物收藏包括31個門類,以青銅、陶瓷、書畫為主。
上海博物館分為「人民廣場館」和「東館」。藏品體系種類齊全、系統完整,不乏國之珍寶、重器,被譽為「包羅中國古代藝術萬象」的頂級藝術博物館。
館內設10個藝術陳列專館、4個文物捐贈專室和3個特別展覽廳,10個藝術陳列專館。館藏文物近102萬件,其中尤以青銅器、陶器、瓷器、書法與繪畫為特色。
上海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有:與國博「大盂鼎」,臺北故宮博物院「毛公鼎」并稱的晚清海內青銅器三寶的「大克鼎」。
傳世唐越窯瓷器代表作「越窯青釉海棠式碗」,世界現存最早的采用以度審容科學方法的量器:戰國「商鞅方升」。
西周晚期晉獻侯的隨葬編鐘「晉侯穌鐘」:銘文記載晉侯穌隨周厲王親征東方夙夷的事件,是對西周史料的重要補充。
此外,「高逸圖卷」是唐代著名宮廷畫家孫位唯一存世作品,極為珍貴;還有中唐草書名家懷素的傳世之作中,唯一確認時真跡的「懷素苦筍帖卷」。
東晉書法名家王獻之的「行書鴨頭丸帖卷」是其行草代表作,「書法雅正,雄秀驚人,得天然妙趣,為無上神品也」。
春秋早期「子仲姜盤」是晉國大師送給夫人仲姜的禮物,圓雕動物和盤底浮雕相映成趣,構成了立體與平面、動與靜的完美結合,體現極高的青銅鑄造工藝。
清雍正景德鎮窯「粉彩蝠桃紋橄欖瓶」極為罕見,乃存世孤品,堪稱絕世寶瓶。
南宋朱克柔緙絲《蓮塘乳鴨圖》畫幅極大,色彩豐富,絲縷勻稱,技法高超,堪稱古往今來緙絲繪畫之杰作。
南京博物院坐落于南京市紫金山南麓、中山門內北側,前身為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。是國家一級博物館,也是首批中央與地方共建的國家級博物館之一。
南京博物院現有藏品43萬余件(套),上至舊石器時代下迄當代,既有全國性的又有江蘇地域性的;既有宮廷傳世品又有考古發掘,均為歷朝歷代的珍品佳作。
其中珍貴文物37萬件(套),珍貴文物數量居中國第二,僅次于故宮博物院。
青銅、玉石、陶瓷、金銀器皿、竹木牙角、漆器、絲織刺繡、書畫、印璽、碑刻造像等文物品類一應俱有,每種自成系列,成為中華文明發展最為直接的見證。
鎮館之寶有:南朝「竹林七賢與榮啟期」磚畫:是我國考古發現最早保存最完整的磚畫,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價值。
戰國時期的「錯金銀鑲嵌絲網套銅壺」:是當時用來裝酒的容器,是現存泥范鑄造工藝水平中最高的一件青銅器文物。
明代「釉里紅歲寒三友紋梅瓶」;東漢時期青銅器「錯銀銅牛燈」采用錯金銀工藝,在漢朝眾多青銅器中屬上乘之作。
而東漢「鎏金鑲嵌獸形銅盒硯」,其蟾蜍造型是東漢吉祥神獸,結構巧妙,生動有趣,將功能性與藝術性恰當融合。
還有古代高等級貴族死后所穿的殮服「銀縷玉衣」:西漢金制品的代表之作「金獸」、西晉「青瓷神獸尊」等,均為國寶級的珍貴歷史文物。
湖南博物院是湖南省最大的歷史藝術類博物館,院舍總面積110556.3平方米,是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,中央地方共建的八個國家級重點博物館之一。
作為主要反映湖南區域文明的大型歷史藝術博物館。湖南博物院現有院藏文物57萬余件(套),尤以馬王堆漢墓出土文物、商周青銅器、楚文物等最具特色。
博物館精心打造「長沙馬王堆漢墓陳列」和「湖南人——三湘歷史文化陳列」兩個基本陳列,和青銅、陶瓷、書畫、工藝4個專題展館來展示人類優秀文化遺珍。
西漢時期的「印花敷彩紗絲錦袍」是迄今所見最早的印花與彩繪相結合的絲織品。反映出漢代印染加工技術的高超。
還有商代酒器「豕形銅尊」:在現有的商代青銅器中僅此一例,因此彌足珍貴。
西漢馬王堆一號漢墓T形帛畫、覆蓋在漢墓的錦飾內棺的蓋板上,墨線細描,形象刻畫細膩,獨特的藝術和歷史價值。
西漢長沙國丞相之妻辛追的葬具「朱地彩繪棺」:絢麗的色彩和迷幻的圖像,呈現楚文化流動飛揚、變幻神奇的神秘仙境,是我國漆器工藝史上的藝術珍品。
還有唐代托名為褚遂良所書,臨摹的《蘭亭序》(黃絹本)被認為是僅次于唐馮承素神農本的精良摹本。
廣東省博物館有珠江新城館區和文明路館區,總面積7.7萬平方米。文明路館區包括廣州魯迅紀念館、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舊址和廣東貢院明遠樓。
館藏集嶺南文物之大成,匯聚歷史、藝術、自然多種類于一體,是華南藏品最多、品類最豐富、特色最鮮明的博物館。
現有藏品32萬余件(套),其中,古代書畫和陶瓷兩類文物數量和質量居全國前列,外銷藝術品、華僑文物、潮州木雕、端硯等特色文物收藏更是首屈一指。
鎮館之寶有:西周獸面紋青銅器「信宜銅盉」,是廣東出土的首件西周青銅器;南宋時期具有阿拉伯風格的「鎏金腰帶」:
元代的海康窯「釉下褐彩鳳鳥紋荷葉蓋罐」以菊花鳳鳥為主題,口蓋為荷葉形,精美絕倫。還有代表元代雕刻最高水平的「白玉鏤雕龍穿牡丹蓋鈕」:
以及「清代廣彩人物雙耳蓋盅』,是雍正、乾隆時期專門出口的瓷器精品。宋末趙孟頫真跡:行書長卷《陋室銘》則是難能可貴的趙孟頫傳世真跡。
蘇州博物館成立于1960年,原址位于中國著名歷史地標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王府遺址,是一座享譽全國的地方性博物館。
新館由世界建筑大師貝聿銘擔綱設計,2006年完工落成,其賞心悅目的巧妙設計與忠王府的傳統建筑風格交相輝映。
蘇州博物館館藏藏品34011件/套,尤以歷年考古出土文物、明清書畫、工藝品見長。此外,蘇州博物館還收藏有古籍善本4177冊,為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。
鎮館之寶有:北宋「真珠舍利寶幢」,造型之優美、選材之名貴、工藝之精巧舉世罕見。
而「銀杏木彩繪四大天王像內函」外壁有彩繪四天王像,為罕見的宋畫精品。
五代時期的「秘色瓷蓮花碗」呈現出玉一般的溫潤感,是北宋秘色瓷的標準器。
而「青花纏枝蓮紋壓手杯」是明永樂的壓手杯,極其罕見,另外三件藏于故宮。
另一件,戰國時期的「虎丘蟠螭紋三足提梁銅盉」則造型別致,制作精細,紋飾布局合理,是吳地青銅酒器代表作:
還有將元朝六位書畫大家:趙天裕、柯九思、趙原、顧定之、張紳、吳鎮的墨竹圖,逐一收裱在同一長卷的《七君子圖》:
民國時期袁世凱第十三女袁經禎捐贈的「居仁堂粉彩梅鵲紋碗」。繪工精細,釉色濃淡明暗,層次豐富,極具美感。
明代沈貞紙本設色畫《秋林觀瀑圖》:結構嚴謹,筆墨精謹,文靜雅秀。
遼寧省博物館成立于1949年7月7日,是新中國建立的第一座博物館,國家一級博物館,中央與地方共建的國家級博物館。
占地面積8.32萬平方米,建筑面積10萬余平方米。其中陳列展覽區分三層,有22個展廳,面積2.4萬平方米,是國內建筑面積和展陳面積最大的省級博物館之一。
遼博現有館藏文物近十二萬件,其中珍貴文物數萬件,以遼寧地區考古出土文物和歷史藝術類文物為主體,分為書法、繪畫、絲繡、青銅、陶瓷等二十個門類。
尤以晉唐宋元書畫、宋元明清緙絲刺繡、紅山文化玉器、商周時期窖藏青銅器、遼代瓷器、歷代碑志、明清版畫、古地圖、歷代貨幣等最具特色和影響。
鎮館之寶有:北燕時期的「鴨形玻璃注」,質地純正、造型生動,是全球唯一的一只2000高齡的玻璃制品。
國寶級文物:唐代周昉粗絹本設色畫《簪花仕女圖》;歐陽詢晚年成熟之作《仲尼夢奠帖》筆力蒼勁古茂,清勁絕塵,可謂歐體楷書的登峰造極之作,
宋徽宗趙佶《狂草千字文》筆勢奔放流暢,一氣呵成,頗為壯觀,是中國傳世十大名帖之一,譽為「天下一人絕世墨寶」。
還有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,東晉顧愷之的《洛神賦圖》:此卷被譽為最接近原作的珍品,也是現存宋摹本中最完整的。
此外還有《萬歲通天帖》,是唐代流傳下來的王羲之家族書法的臨摹品,也是唯一接近王羲之真跡的書法珍品。還有宋徽宗趙佶所作的名畫《瑞鶴圖》等:
五代南唐畫家董源的絹本淡設色畫作《夏景山口待渡圖》:整個畫面寧靜中見動勢,既和諧又統一,顯現出中國畫的絕佳境地,被稱為劃時代的藝術杰作。
宋代摹本唐畫家張萱的《虢國夫人游春圖》:為唐宋名跡中的稀有瑰寶,也是工筆人物畫樣式確立者張萱代表作之一。
而國寶級文物元代「青花松竹梅紋八棱罐」則色彩淡雅,筆觸細膩,存世僅兩件,是十分罕見的元代青花瓷器精品。
河南博物院1927年創建于開封,1961年隨省會遷至鄭州。1994年新館開工建設,1998年5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。
河南博物院是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博物館, 現有館藏文物17萬余件(套),尤以史前文物、商周青銅器、歷代陶瓷器、玉器及石刻最具特色。
院內精品文物數量多、種類全、品位高、價值大,是見證中華文明發展軌跡,展示中國歷史發展脈絡的文化藝術寶庫。
其中最著名的鎮館之寶有:
春秋中期的青銅制盛酒器「蓮鶴方壺」;構圖復雜,設計精妙,鑄造技藝卓越精湛,是青銅時代承上啟下的絕代珍品。
春秋中期青銅器「云紋銅禁」,是我國迄今發現用失蠟法鑄造時代最早的銅器。
此外還有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樂器,中華第一笛「賈湖骨笛」,一舉改寫了先秦音樂史,乃至整部中國的音樂史。
商代晚期青銅器珍品「婦好鸮尊」造型實用、紋飾精巧,堪稱我國古代青銅藝術品中的上乘佳作;而唐代武則天的「金簡」,則是中國目前發現的唯一金簡。
還有國寶級文物、發掘年代最早、體量最大,以及鑄造和保存最為完美的青銅重器之一「杜嶺方鼎」,氣勢雄渾敦厚。
而西周晚期器物「虢國玉柄鐵劍」,則集合鐵、銅、玉三種材質于一體,是我國考古發掘中出土時代最早的人工冶鐵制品,甚至被譽為「中華第一劍」。
北朝瓷器中的精品「北齊白釉綠彩長頸瓶」,白釉施綠彩,開創中國陶瓷釉彩裝飾先河;而北宋「汝窯天藍釉刻花鵝頸瓶」則是罕見的天藍釉汝瓷刻花作品。
看完這些最珍貴的國寶級館藏珍品
廣州信息港是免費發布廣州招聘、求職、交友、二手、房產、廣州夜場招聘、廣州夜總會招聘、廣州ktv招聘、廣州夜總會預訂、廣州酒吧預訂、廣州ktv預訂等商業服務分類信息免費發布平臺。getnakedpls.com
Copyright @ 2003-2023 廣州信息港-yczixun.com All Right Reserved